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体育百科
舞 龙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9-04-09    点击数:3197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一、历史发展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戏,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的习俗。

这是因为,"龙"是中国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在古代,中国人就把""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二、起源

龙乃中国四灵之首,(龙、凤、麒麟、龟乃中国四灵)中国人对之敬而且畏。在我们的心目中,龙是祥瑞的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涛骇浪的破坏者;它的力量,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不能匹敌。龙既是水中的主宰,在中国沿海一带,渔民皆立庙祭祀,以求风调雨顺,而龙在沿海一带的神话亦特别多。

"龙"为图腾的强大氏族,由西方(甘、峡)移向东方而入中原,这就是后来的""。伏羲和女娲氏,是中国的先式里是有名的人物。传说他们是兄妹,也有人说他们是夫妇。在汉代的石刻和砖画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的画像。这些画像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成人形,穿袍,戴冠帽,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偶有作龙身),两条尾巴紧紧地缠绕着;两身的面孔或正向或背向,当时的人从传说中竟认他们为始祖神,而且又成保护神,故此古人祠墓多刻有他的画像,就是取其保护死者,以能安享地下快乐之意。

三、技法

舞龙技术要素中有形(姿势)、技(配合)、法(方法)、情(神韵)四大要素。其中,""包含圆、连、顺、灵四种形态;""指人与龙体、龙珠与龙体、音乐与龙体的配合;""包含舞法、步法、握法、鼓乐法;""指人、龙之间情感的表达,即舞龙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四、场地

民间的舞龙活动通常在露天广场或舞台上进行,而竞赛活动则是在边长为20m的正方形平整场地上进行,要求地面平整、清洁,场地边线宽5cm,边线内沿以内为比赛场地,边线外至少有1m宽的无障碍区。

五、器材

龙珠为球形,球体直径为0.33-0.35m,杆高(含珠)不低于1.7m。龙头重量不得小于3kg,龙头外形宽不小于0.36m,高不小于0.6m,长不小于0.9m,杆高不低于1.25m,龙头(含杆高)不低于1.85m

舞龙比赛通常以九节布龙参赛,龙身为封闭式圆筒形,直径为0.33-0.35m,全长不小于18m,龙身杆高(含龙身直径)不小于1.6m,两杆之间距离大致相等。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步打球   下一篇:百 戏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